琉璃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吾爱小说网www.52kxsw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心里一松,路也变短了。

回到家,吃了午饭,外婆安排丰英背十斤麦子去面坊换面。

重生回来后,丰雪还没机会去面坊呢,于是她拉着弟弟妹妹一起去。

丰英背着背篼走在前面。因为个子矮,她每走一步,背篼就会在小腿上方腿后弯那里磕一下。十斤麦子不轻也不重,但这样背着走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。

背了一段路后,走到家对面的山嘴了,丰雪提出换一下姐姐。于是丰英把背篼小心放在坎上,一只手扶住背篼,身子侧着退出来,丰雪迅速钻过去,背紧抵着背篼靠好,再把有些长的绳子在腋下绕了几下绕紧后再压好,人稍稍往上使力,就轻松地背起来了。

和刚回来的时候相比,丰雪现在的体力已经有很大的提升,背几十斤东西毫无压力,估计挑上箩筐也问题不大呢。

面坊不远,就在大队部的旁边。刚翻过山嘴,远远地就看见了面坊院坝里挂着一排排挂面,整整齐齐,泛着白光。姐弟四人欢呼着小跑起来。

不像后世,这个时代的挂面还是全手工制作的。从小丰雪就喜欢揽了去面坊换面的差事。

面坊的师傅做面就跟变魔术一样,丰雪常常看得入迷,半天都不想挪脚。面坊的大门随时开着,有时师傅在长长的案板上揉面;有时在切条;偶尔也会见到抻面的场景。不管什么时候,只要不下雨或刮风,面坊里总是晾着满满一院坝的面,细细长长的面条一排又一排均匀地挂在杆子上,根根莹白,粗细均匀,像门帘又像卫兵,更像是珍贵的艺术品。

做挂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从发面到做成至少需要两天,然后还要反复晾晒,直至面条干脆。首先是手工和面,等面发好了,反复揉搓让面上劲变成细细的长面条,一层层放缸里盘好再盖上被子让面酵变。几个小时后,酵变好的面条开始上竹,师傅凭手感把面条均匀缠在长竹棍上再抻面至四五十公分,然后放入木箱中挂着醒面。

第二天,把面拿出来挂在户外,从面条下端穿上一根竹棍,两手握住两端,均匀发力,再一次反复抻面,让面条变得又细又长,甚至细若发丝。这是最考验师傅的手艺的一环,如果面揉的不好或没充分醒面,抑或是师傅的手劲没掌握好,面条都会从中断掉。

然后就是晒面,天气好的时候,把面条挂在户外自然晒干。晒干后再取下来小心放案板上,取下竹棍把面条切成标准的长度,再用旧书纸或旧报纸垫底,把面条放上去称重后裹紧,接口处涂上浆糊,一把面就做好了。

农村的挂面一般两斤一把,方便走亲戚。不知为什么,挂竹棍的地方面是卷曲的,看起来好看,入口也特有嚼劲。每次换面,丰雪会飞快瞄一眼有没有卷的。也许其他人嫌弃它有瑕疵,丰雪几乎每次都能如愿。到后来,不用她说,师傅只要看见她来就给她拿卷挂面。

现在的物价一斤麦子换八两挂面,再补两分钱加工费。那十斤小麦补一角六分钱就可以换八斤面。这手工费算不上贵,甚至还有些便宜。

在后世,丰雪工作之余的爱好就是各种diy。她喜欢美食,也喜欢自己做。每到一个地方,首先就是到处寻找当地特色特色菜,认真看人家做,吃了后回家再自己反复尝试,直到口味别无二致。

除了研究菜,她也喜欢做一些纯手工制品。她做过豆豉、盐皮蛋、手工挂面、手工糖、手工豆腐、甚至还跟着视频号学做蜡染、香皂肥皂、炒茶、手工墨条等等。

其实,在后世的那个时代,华国的很多优秀手工艺都濒临着失传的危险。比如c省的手工面、手织布、箍桶匠、蓑衣匠、补锅匠、席匠、篾匠、草鞋匠……还有其他地区的木偶戏、皮影戏、打铁花、缩骨功、绞面、机匠、漆匠、蜡染等等。

究其原因,或许因为耗时太长或复杂难学以至于很少有人肯学;或是工艺复杂不能量产,没钱可赚而没有市场;又或是这些手工艺基本不外传,传承途径太单一。林林总总,无法一概而论。

所幸,后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,从立法、申遗和建立保护基地等方面来抢救和保护这些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同时,民间也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传承和发扬,比如名声在外的网红柒子,白山等等。

这些华国民族的智慧结晶和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急需保护的,不然它就会像后世那些珍贵的动物一样,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在岁月的长河中。

面坊到了,一个中年男人正在案板上认真切面。丰英把背篼放下来,他用沾着面粉的手把背篼挂在秤上称好,转身把麦子倒掉,再次称背篼的重量除皮。他全身都沾着面粉,连头发眉毛眼睫毛都泛着白。

十斤小麦换了四把面,姐弟四人又慢吞吞背着面回家了。

外婆从背篼里拿出两把挂面放进碗柜里,另两把垫底,继续往背篼里放了一包红糖、两根枕巾,一双厚厚的手工棉鞋。然后再从碗柜里拿出一条两斤不到的肥肉,用牛皮纸包好,再小心地穿在挂背篼绳的横棍上吊着,和其他东西远远隔开,避免把其他东西弄得油乎乎的。

丰雪家比较多的就是枕巾和红糖。枕巾是外婆四处说媒得的谢礼,不花钱。而红糖价格在当时相对比较便宜,大概是因为是当地种甘蔗的原因。

那时生产队统一栽种甘蔗,到了年底,集中熬糖。熬出的红糖精华部分挑到市场变卖,剩下的边角糖、碎碎糖再分到每家每户,一家能分到十来斤。丰雪家把糖拿回家再二次熬制,让它们溶化凝结,再分成每个一两斤左右的糖块,方便送人。后来洋县建了一个糖厂,收甘蔗、轧甘蔗、制糖一条龙服务,家家户户种的甘蔗直接卖给糖厂,手工熬制红糖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东西准备齐全,换上干净体面的衣服,外公外婆就带着四个外孙走人户(走亲戚)去了。

走人户是农村孩子最喜欢的事情。

农村人好客,只要有客人来,都会想方设法弄点好吃的招待,勒紧裤带也要去屠夫那里赊块肉煮起,且吃饭的时候绝不让自家孩子上桌,“忍嘴待客”这四个字,很早就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。

而去别人家里,自己就是客人。就可以受到最热情的款待,吃到平时轻易吃不到的美食,最重要的是一定可以吃到油荤,还可以放肆夹肉。所以,除非是特别要好的关系,否则大人走亲戚一般不会带娃娃,更不会一带就一群,因为娃娃那吃相肯定不会太好看,丢脸着呢。

跟丰雪不同,三妹丰秀从小就是个狡猾的,嘴巴厉害,鬼主意也多。每当听说外婆要去说媒或吃席,丰秀总会找五花八门的理由不去上学。头昏啊,肚子痛啊,腿抽筋啊什么的,等姐姐们上学去了,她再哭着喊着非要跟着大人,一出门,嘿!她身上的毛病全好了。围魏救赵这一招她玩的是炉火纯青百试百灵。

丰英问:“家婆,幺家婆他们还在做豆腐没有呢”

“祖传的手艺啷个会不做,挣钱呢!”外婆回答。

幺弟顿时来劲了:“我要吃豆腐,家婆!豆腐好吃,我想天天吃!”

丰秀白了不懂事的弟弟一眼,怼他道:“那你去跟到幺家婆他们嘛!不要回我们屋了。”

幺弟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哭丧着脸:“那我不吃了嘛,我要回来,我不当别个的孙儿。”

哼!算你小子识相!

回来几天了,家里还没有尝过肉味呢。丰雪还好,弟弟妹妹怕是早就馋了。

买不起肉,吃豆腐也能解馋。煎豆腐、烧豆腐、煮豆腐、酱豆腐、臭豆腐、豆腐圆子、豆腐包子……厨艺好的农妇能把豆腐做出肉味来。况且,就算生豆腐也别有一番滋味呢。这么说吧,倘若你使唤家里小孩去换豆腐,发现拿回家的豆腐少了一块的时候,千万不要大惊小怪,那准是孩子抠来吃掉了。没办法,饿啊,馋呢。

还记得有一次,丰雪和三妹去代销店打醋,回家路上,三妹提议说闻一下醋是什么味道。于是两姐妹拧开瓶盖,它带着微妙的酸甜味,姐妹俩闻了又闻,忍不住尝了一小口,醇厚的酸味带着粮食的清香,令人口舌生津,回味无穷。于是两姐妹边走边尝,简直停不下来。到家后,外婆发现醋少了,于是气哼哼地带着姐妹俩去找老板理论,结果却闹了个大红脸。

这次去幺家婆家走人户,丰雪心里其实还有一个打算,但能成吗她心里没底。

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+
杀手家的小娘子

杀手家的小娘子

夜子莘
阿瑶:相公,隔壁王大婶说我们偷了她家的鸡。方斌:我去杀了她。阿瑶:……相公,今天张屠户家的娘子说我生不出孩子。方斌:我去杀了她。阿瑶:……..
都市 连载 26万字
凤起莲殇

凤起莲殇

抚长歌
天道之始,始于混沌,混沌初开,万物则生,生养孕灵,苍主现之,万生之长,称其道也。神仙长岁,但终抵不过天道,无欲无望的神仙,最终都会走向寂灭,寂灭为天道秩序,天道也需有神去承....寂灭之劫,一神承泽,一神毁灭。神有了情感,却是还不如人.....
都市 连载 37万字
惹火狂妃:夜殿,撩起来!

惹火狂妃:夜殿,撩起来!

云家十九
一朝重生,人人爱的召唤女王重生为废柴纨绔?啧,虐渣打脸她最爱,美男排队来告白,迷倒众人怪她风华太绝代。可……为什么,某位夜殿应抢她风头,还非要把她打包带走?喂,不要影响她独出风头好不好!【女扮男装、打脸、甜宠、爽文】
都市 完结 90万字
花心太子娇蛮妃

花心太子娇蛮妃

唐灵儿
现代熬夜大学生,穿越成传闻中脾气暴躁,恃宠而骄的鲁将军独女鲁灵犀,并且已经被指婚给太子了。本想逃婚却逃无可逃,只得以看戏的心态暂时占着太子妃的位置,看太子一人如何周旋于各大美人之间,可为何太子每次都甩锅到她头上?让她坐实了刁蛮任性,凶悍善妒的名声?太子初见鲁灵犀她在与人打架,再见鲁灵犀时她在与人斗嘴,三见鲁灵犀时她救了自己,这个长相甜美可爱、真实善良的小姑娘逐渐走进了太子的心。太子追妻路上最大的障
都市 连载 40万字